瑞声达助听器广州服务中心欢迎您的光临,咨询热线020-83649177
哪些原因会造成传导性听力下降?
发布于: 2018-09-07   

哪些原因会造成传导性听力下降?

     传导性听力下降是由于声波传导途径,也就是外耳、中耳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传导性听力下降的听力损失一般不超过60dB  ,而且环境噪声对于传导性听力下降者的听力有轻微干扰。

    那么,都有哪 些原因会造成传导性的听力下降呢?

    一、先干性疾病:先天性外耳道畸形或闭锁、中耳畸形

    先天性外耳及中耳畸形常同时发生,前者是胚胎期第1和第2鳃弓发育不良及第1鳃沟发育障碍所致。后者伴有第1咽囊发育不全,可导致鼓室、面神经、咽鼓管、乳突发育畸形,也可合并内耳畸形。临床上通常称为“先天性小耳畸形。”

   一般按照畸形的发生部位和程度分为3级:

     第1级:耳廓小而畸形,各部尚可分辨;外耳道狭窄或部分闭锁;鼓膜存在;听力基本正常。

     第2级:耳廓呈现条索状突起,相当于耳轮或仅有耳垂;外耳道闭锁;鼓膜存在或未发育;呈现传导性听力下降。此为临床常见类型,发病率约为第1级的两倍。

     第3级:耳廓残缺,仅有零星而不规则的突起;外耳道闭锁;听骨链严重畸形;内耳功能障碍。发病率最低,约为2%。

      第2、3级畸形伴有颌面发育不全,表现为眼、颧、上颌、下颌、口、鼻等畸形,伴有小耳、外耳道闭锁及听骨畸形,称为下颌面骨发育不全。

    二、后天性疾病:外耳道异物、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伤性鼓膜穿孔、急慢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鼓室硬化症、外耳道肿瘤、中耳癌、听骨链中断等

       外耳道异物:此行为多见于儿童。小儿在玩耍时将各种异物塞入外耳道。成人多为挖耳或外伤时遗留异物,或昆虫误入耳内。异物按照种类可分为3类:动物性(如昆虫等)、植物性(如谷粒、豆类、小果核等)及非生物性(如石子、铁屑、玻璃珠等)。

        外耳道炎:外耳道炎可分国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疖)和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疖上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的化脓性炎,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常见诱因是挖耳。

       弥漫性外耳道炎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等。其诱因是挖耳、游泳时外耳道进水、漫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的刺激。

      耵聍栓塞:耵聍分泌过多或排除受阻;外耳道炎症刺激;外耳道狭窄或自洁作用差,如老年人肌肉松弛、下颌关节运动无力等,这些原因都阻碍耵聍排出,导致耵聍栓塞。

     外伤性鼓膜穿孔:鼓膜外伤常因直接或间接的外力作用所致,可分为器械伤,如用火柴梗挖耳朵刺伤鼓膜,或矿渣、火花等戳伤或烧伤;医源性损伤,如取耵聍或外耳道异物等;气压伤,如掌击耳部、爆破、放花炮、高台跳水及潜水等。

     急慢性中耳炎: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通过咽鼓管途径、急性上呼吸道 感染等引起的急性中耳炎、以及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迁延成的慢性中耳炎,均可造成传导性听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