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聋的“爱”与“恨”
在助听器验配门诊中,经常会有老人因为耳鸣、听音不清等原因在老伴和儿女陪同下前来选 配助听器。很多情况下老人们都是“被选配助听器。老年人常常对听力下降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其并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其并没有影响自已的日常衣食住行。往往会因为传统观念的束缚、助听器的价格。佩戴舒适度等因素影响而不愿选 配助听器,认为没有选配助听器的必要性。选配时恰恰又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期望值太高而形成助听器对自身听力改善没有大的帮助的错误认知。他们很多时候只考虑到自身的情况和减轻儿女的经济负担,而略其听力下降给子女和配偶带来精神上的负担与压力。
听得见声音但听不清说话,看电视小声听不清大声却又太吵,长期耳鸣等是老年聋的早期症状。老年人听力下降不仅仅会影响日常交流,而且可能会限制他们的社会活动及人际交往,出现老年人”独居一隅“情况,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往往还伴有孤独、焦虑、悲伤等负面情绪。随着听力损失的出现,老人可听到的声音 变小,对听觉皮层的刺激减少,老年人可能会出现认知能力退化,对人、事的反应能力下降,这就是俗称的“用进废退”。有研究表明,听力轻微下降的人患老年痴呆的概率是听力正常人的两倍。在日常生活交流中,老年聋患者与与偶及家人交流的数量和质量往往减少和下降,因此老年聋患者更依赖于配偶和家人不能理解自已。儿女和老伴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与老人进行沟通。当出现认知下降时,可能会危害到老人的身心健康与安全,在无形中又给家人增添了更多的负担。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下,家人会承受更多的压力。
此正确认识自我听力下降的现状,积极转换观念,采取干预手段,不仅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家人的负担,创造更加和睦民温馨的家庭生活。
听力下降不要紧,使用助听器可以帮助您,让中国的第人有一个“高质量、可以交流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