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听力不好,却因为“羞耻感”而迟迟不愿佩戴助听器,甚至因此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导致听力进一步下降。但事实上,助听器就像眼镜一样,是帮助我们更好地感知世界的工具。
一、为什么我们会对助听器产生羞耻感?
1、社会偏见:助听器=衰老or残疾
很多人误以为助听器是“老年人专属”或“残疾人才需要”,但其实:
1、听力损失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如长期戴耳机、噪音暴露、遗传因素等)
2、全球约4.3亿需要听力辅助,年轻人占比越来越高,
3、助听器不是残疾,而是生活质量的提升,就像近视戴眼镜一样自然。
二、自我否定:不愿承认听力问题
有些人觉得“我还听得见,不需要助听器”,但事实上:
1、达到轻度听力损失(26-40dB)不可能影响日常交流
2、长期不干预会导致大脑听觉功能退化,甚至增加认知障碍风险。
三、对外观的担忧:像异类,被围观
现代助听器早已不是笨重的“大喇叭”,而是小巧、隐蔽、时尚 智能设备
1、耳内式(IIC):完全隐藏在耳道内,几乎看不见
2、RIC式:纤细机身,搭配时尚配色,甚至可以像蓝牙耳机一样酷
二、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1、正确认知:助听器是“听力增强器”,不是“衰老标志”
2、类比眼镜:没人会觉得戴眼镜奇怪,助听器同理
3、科技属性:现代助听器具备智能降噪、蓝牙直连等功能,更像“高科技耳机”。
四、选择外观符合审美的助听器
目前,市场上助听器外观设计大多精巧美观,颜色也十分丰富可供选择,选自己喜欢而且适合的款式与颜色,会大大增加自己对助听器的喜欢,避免因外观问题弃用。
五、关注效果,而非他人的眼光
“听不清”带来的困扰,远大于别人可能投来的短暂目光。
1、你能更轻松地参与对话,不再总问“啊?你说什么?”
2、你能重新享受音乐,自然声和环境音
3、你的社交、工作状态都会改善,自信自然提升。
下一条:抱歉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