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声达助听器广州服务中心欢迎您的光临,咨询热线020-83649177
听不清楚,别总是怪助听器
发布于: 2018-09-18   

                               

                             听不清楚,别总是怪助听器

             

     助听器,顾名思义即为帮助听障患者聆听声音。既然“助听“,就意味着不能代替人的耳朵不到正常人的听力水平。

    因此在我们助听器验配当中就会发现有一部分用户助听效果不佳,甚至个别用户感觉不到一点帮助。

       有时距离的远近,说话者的位置高低及方位,聆听环境噪都声的大小,听障患者的病史等都会影响到助听效果,这就是常常会导致用户抱怨。

      早以为助听器是”万能的“可用了一段时间发现也并没有那么完美。

       其实,我们都应当知道,助听器作为一个电子产品,必然有它的各种局限性,助听器功能的发挥会受到声源位置、能量大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距离对声音的影响

      隔着老远,你说话的声音,我没听到。这就是距离产生的问题。

      声音是一种在空气中传播的波。声波会随着它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加长,声波强度会随着它在空气中传播距离的加长而越来越弱,直至完全消失。理想状态下,距离每翻1倍,声音能量就会变为原本的1/4.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这样体会,那就是距离越远,声音越小。

      了解障碍物对声音的影响

        隔着一座小山,你说”我喜欢你,我只听到了“我喜欢”,却没听到你喜欢的是“我”。这是“小山”的干扰问题。

        同样人的脑袋就是这样一座“小山”,我们称之为头影效应

       在其听力相对较差一侧耳讲话,听障患者会明显感觉不如在听力相对较好的一侧耳讲话清楚。

       声音是非常复杂的,它包含了不同强度和频率的信息,如果没有干扰,虽然能量会不断衰减,但信息也会一直传播下去,信息不支丢失。

       但很遗憾,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了太多的干扰,每一件家具、每一个人甚至是空气中每一个悬浮的微粒,都是声音传播的“敌人”。

      声波具有绕过障碍物的能力,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为声波的衍射,波长越长,绕过障碍物的能力就越强;波长越短,绕过障碍物的能力就越弱。

      也就是说,能量越弱,频率越高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越容易被障碍物影响和削弱,而人类言语大部分重要的信息都集中在中高频。

     随着传播距离越来越远,高频信息的缺失就越来越多。所以即使助听器的性能再卓越,也没办法把没有收到的言语信息补全。

     因此,我们每个人听到的声音都会实验室距离和障碍物的影响,刚佩戴或已经佩戴助听器的用户不要把助听器想象成万能的,1-3米之间 的助听效果是最佳的。

     了解聆听位置对声音的影响      

    除距离和障碍物会影响到聆听效果之外,聆听位置同样会对聆听造成较大的影响。

    聆听轻声、平均声、强声讲话的平均长时言语频谱有很大的差异。将儿童抱在腿上讲话,其所听到的声音长时言语频谱在低频和高频会有很大的差异。

     可见聆听者与讲话人在不同的高低方位、角度都会对聆听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听障患者病史对声音的影响

    听障患者自身的病因、病史的长短等都会对用户聆听声音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中耳炎、耵聍栓塞、听骨链断裂、鼓膜穿孔等都会造成听障患 者的听力下降,但不会影响其对声音的辨别能力。

     而老年性聋、先天性聋、药物性聋、噪声性聋、听神经瘤等不但会造成听障患者的听力下降,而且会影响到其对声音的辨别能力的下降及言语分辨率下降。

     听障患者的病史长短也会影响到其对声音的言语分辨能力的差异。听力损失越重,时间越长,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就越差,言语分辨就会越低,聆听的效果就越不好。

      可见,听力下降后会有多种因素造成聆听效果上的差异,并非都是因为助听器性能好坏造成的。

       助听器聆听效果的好坏需要客观地去看侍,它不但与以上因素有关,还与助听器的功能差异、听力损失的轻重、助听器的配戴史、验配师的验配技术、听障患者适应期等等都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