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声达助听器广州服务中心欢迎您的光临,咨询热线020-83649177
老年性聋是怎么发生的,有预防的方法吗?
发布于: 2021-12-25   

老年性聋是怎么发生的,有预防的方法吗?

    20世纪60年代,Saxen发现老年听力下降主要病理改变是螺旋神经节的老年性退化及蜗管上皮组织血管硬化退变;Suga发现耳蜗最明显的改变是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减少,Souceks 1986年报道老年人耳蜗底转的内、外毛细胞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而其他部位外毛细胞减少明显,内毛细胞减少轻微。Johnsson等发现老年听力下降病人螺旋韧带的毛细血管及放射小动脉明显减少,其他小动脉壁增厚,血管纹退变。螺旋血管多在底转退化明显。Perlman认为内耳听动脉的阻塞可造成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的退化改变,毛细胞的损害底周最重。

近年来,学者们注意到微循环障碍在老年性听力下降发病中占重要地位,现已在老年人颞骨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蜗管中血管纹上皮变平坦,血管玻璃样变,前庭膜和血管纹上皮粘连。Pauler研究证明血管纹的萎缩范围与听力损失程度呈正相关。血管纹是内耳活性最强的组织,因此血管纹易受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低血氧的影响,血管纹萎缩必然使得其代谢减低,导致能量减少,引起听力障碍。

应用电子显微镜等现代技术观察到老年性听力下降耳蜗超微结构有不同病理改变,可见有:


(1)毛细胞表层解体;

(2)胞浆内板状结构与胞膜下内质网池增加;

(3)高电子密度颗粒堆积;

(4)出现溶酶体样结构;

(5)胞浆空泡化。


这些病理改变外毛细胞比内毛细胞严重。

预防与治疗原则

  老年性聋为自然衰老过程,是生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目前尚无法制止,但老年性聋与许多外界因素有关,因此应注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如避免噪声刺激,调节精神心理状况、节制饮食,特别是高脂肪类饮食,戒烟忌酒,积极治疗身体其他病患,特别是心血管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另外应注意适当体育活动,勤于动脑,可避免过早出现老年性聋,并延缓进展速度,尽可能保留较好听力。多年临床实践证实,凡能有效地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措施,均可改善老年患者的听力,如降血脂促进脑组织代谢,改善颅内静脉回流和降颅压等药物,以及理疗、推拿等综合治疗均可起到保护听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