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声达助听器广州服务中心欢迎您的光临,咨询热线020-83649177
探秘耳内|声音到底是如何传播到大脑的?
发布于: 2024-01-23   


探秘耳内|声音到底是如何传播到大脑的?

感官是我们与外界交互的重要途径,我们会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不同的方式来感受世界,与我们的周围产生联系。

人们对听觉的未知可能远远超过视觉,人耳的精密也远超过一般的理解。即使是一个1000Hz的低声级纯音在鼓膜上产生的不到氢原子直径1/10的位移,也能被人耳听到。如果将声音从外部传入耳内、再被大脑所识别模拟成一段旅程,那必然是一段神奇之旅。

那么,声音到底是如何传播到大脑的?

这个过程看起来会是怎样的呢?

Inside The Ear|探秘耳内


本期,就让我们借助这段动画短片
Inside The Ear|探秘耳内
看看声音的旅程

了解声音是如何传入大脑的

声音是如何传播到大脑的?

声音以压力波的形式通过外耳,引起鼓膜振动。然后,鼓膜牵引着听小骨,振动内耳蜗。此时,耳蜗中的淋巴液也随之运动。在耳蜗内,一排排的毛细胞随着这种运动而弯曲,在钙钾通道内形成电流,电信号再沿着听觉通路一直传播到大脑。这便是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路线。

聆听与大脑


我们已经了解到,在聆听的过程中,大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实,这其中大脑除了会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外,在聆听的过程中大脑,或者说我们的听觉系统还有很多神奇的功能。

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即使你因为分心或者是背景噪音遗失了部分信息,通常也能大致理解对方说的意思。因为聆听不止依赖于听觉本身,还要借助上下文内容、相关的记忆以及多样化的知识来处理这些信息。而对于有听力障碍的人来说,更需要这样的处理过程。



    近年来,科学家们越来越意识到认知在交流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种意识催生了一个名为认知听觉科学的新研究领域。这个领域的研究对于听障人士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听障人士的内耳无法捕捉完整的听觉信息供大脑来处理。不充足的自下而上的信号处理,就会慢慢影响大脑中储存的信息,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没有理解,知识就无法更新,反过来又会导致将来对信息的理解减少。

这也就解释了在发生听力损失后,长期不佩戴辅听设备,等到干预时会尤其困难的原因。
     对听觉的探索还在持续中,这也带动了相关行业,从预防、诊断到干预及治疗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也期望我们能更了解听觉,也帮助更多的人解开听力损失之困。